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不必神话《开端》(2)

来源:大江周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1-27 11:12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:

【摘要】提及《开端》的走红,一些创作者认为,其占了题材红利。“《开端》吃了一个题材优先分。”编剧刘娟告诉《财经天下》周刊,《开端》带了高概念小说

提及《开端》的走红,一些创作者认为,其占了题材红利。“《开端》吃了一个题材优先分。”编剧刘娟告诉《财经天下》周刊,《开端》带了高概念小说的新奇成分,也带了网文特有的密集爽点,“什么火就全都融在一起。”

和前阵子大火的韩剧《鱿鱼游戏》类似,《开端》也用了大逃杀的概念,但规则清晰、没有那么复杂,最后就全都交由人性。在刘娟看来,在这样的叙事节奏下,大家就会不断地被吸引,属于“饺子皮不厚,能吃到馅儿,也能吃饱”。

“喂饱”观众的另一个高招是无限造梗。自开播以来,除了剧集内容被讨论之外,还衍生出了很多演员带出的话题:白敬亭催腾讯视频加更、白敬亭好像把大家开脑洞的大结局都演一遍、刘奕君回应摸小鲜肉的手、赵今麦问白敬亭需不需要P图……每一次话题,都能收割到一波意料之外的关注,而这也让《开端》受到了“过度营销”的质疑,“营销太多让人反感”“就跟住在热搜上了似的”。

另外的争议在于“国产剧首部无限流作品”的标签,也被影视行业拿出来进行了一波科普和讨论。“不符合经典的无限流定义,但可以被纳入'广义无限流'的范畴。”《开端》官方如此解释。一位在影视公司从事小说开发工作的人士则告诉《财经天下》周刊,《开端》并不是无限流的模式,无限流是主角无限进入不同的场景,而《开端》是无限进入相同的场景,更类似电影《源代码》这样的时空循环题材。

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个集悬疑、循环、爱情等元素于一身的剧作,抓住了大众情感,看似属于科幻题材,实则反映现实。相当于将现实主义进行类型化创作,从而找到创作的套路,给开年国产剧定下了一个不低的起点。

背后的赢家

《开端》的爆火,也引发了人们对其背后出品方正午阳光的关注。

作为国内头部剧集公司,脱胎于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的正午阳光团队,是许多精品剧集内容的制作方。最早有《琅琊榜》《北平无战事》《伪装者》,近年来有《欢乐颂》系列、《大江大河》系列。这些作品已然让正午阳光四个字成为了国产剧的金字招牌。

专注于打造版权剧的正午阳光,在业内也素来有着更高的议价权。其出品的作品,平台基本都会买单。当然,也会为此开出相对高昂的版权采购价格。

以至于当《开端》这部作品走红网络时,业内人评价称,“《开端》这类作品,也只有正午阳光才能做成。没人敢做赔本的买卖,万一做出来没人买,买了又扑街就麻烦了。”

即便是由正午阳光出品,《开端》从一开始也有很强的冒险成分。

没有宏大叙事,没有顶流艺人加盟,也没有大IP加持,《开端》从一开始就不具备爆款的气质。当缺乏自带的初始流量,平台方如何心甘情愿为《开端》这个无限“试验品”买单?

据相关人士透露,《开端》立项于2021年初,正式开拍于2021年5月,然而,腾讯视频在其2021年6月7日召开的年度发布会上,就在创新板块内官宣了《开端》花落腾讯视频。这足以见得,腾讯视频对正午阳光的支持力度。

实际上,即便是在正午阳光内部,这个项目最初也带有创新实验的意味。制作上,相较《大江大河》这类大题材作品,《开端》的预算成本要低得多。但制作起来难点却不少,为了追求正午阳光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效果,制片团队必须把钱花在刀刃上,才能不让这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现实主义作品失真。

所幸的是,无论是正午阳光自身,还是买单的平台方腾讯视频,这一把都赌赢了。“其实就算《开端》没有爆,基于正午阳光这块招牌,腾讯也会心甘情愿买单的。”前述业内人士表示。

最终,《开端》爆火,让腾讯视频赚足了流量与口碑,就连腾讯公司副总裁、腾讯在线视频CEO孙忠怀都忍不住在朋友圈炫耀:“相比其他爆款,开端的成功对于行业的意义大的多:首先,爆款可以不依靠擦边球、重口味、挑战审查底线;其次,爆款可以不依赖流量艺人;第三,爆款可以不依赖凑长集数;第四,爆款可以发生在无限流类科幻这种小众题材领域。”

不过,孙忠怀保持了他一贯开炮的作风,在这段话最后,他还抨击了一些现有剧集公司,“但说到底,开端的成功只有一个秘诀,那就是专业的力量。这样看来,真的有太多制作公司不应该留在这个行业,应早日退出,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口舌之争。”

文章来源:《大江周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djz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127/639.html

上一篇:江西营商环境发展论坛今举办
下一篇:名校志向塾:早庆上理double合格时考生究竟会如